多年以来,巴林这个名字就是高质量、复古英式烟斗的近义词。它以杰出的工匠技艺、制作技巧和优秀的性能著称。一些在这家公司的所谓“转型前”时代制作的烟斗更是被许多收藏家奉为掌上明珠。然而,巴林烟斗的命名方式可能有些晦涩,判断它们烟斗的年龄也非常困难,但一旦你了解了这家公司的命名法和分级系统,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巴林公司创立于1812年,当时一位名叫本杰明·巴林的银匠,在伦敦市区中部的波特兰广场开了一家店。在这个时期,海泡石烟斗开始在英国流行,巴林意识到为这些烟斗加上银制环带和弯曲的烟嘴可以让烟斗更加好看和优雅。后来到了19世纪中叶,石楠木烟斗流行的时候,巴林也在石楠木烟斗上加入了银制铭牌来强调设计感。
后来,他的儿子爱德华接管了公司。到了1890年代,巴林的孙子威廉和爱德华二世继续掌管公司。一直到20世纪早期,巴林兄弟才决定正式开启烟斗制作。差不多也在这个时期,Alfred Dunhill也决定把自己的工作重心从皮草和汽车配件转移到烟斗制作。
巴林公司开始不满足于将银器加在别人家的烟斗上,于是他们开始制作自己的石楠木烟斗,并且把公司搬到伦敦康登镇的一个更大的地方。但是跟登喜路不一样,巴林的规模还是要小很多。巴林公司的烟斗产量有限,而且缺乏必要的资源来进行市场营销并建立全球声誉。早期的巴林烟斗是从头到尾的传统英式设计,通常以盒装形式出售,这样能更好展现公司引以为傲的高品质银器活。为了与这种低调的烟斗制作方式匹配,售卖的包装通常对消费者来说非常实用。
尽管巴林公司在烟斗界拥有厚重的历史和受人敬仰的名字,但关于巴林公司的历史记载却相当稀少,这有可能是因为当时一场摧毁整个工厂的火灾。然而,巴林烟斗最著名的时期就是“转型前”时代。

Barling's Make Smooth Lovat (ExEL) (T.V.F.) (447) (Ye Olde Wood) (Pre-Transition)
“转型前”时代的巴林烟斗在斗客和工匠中享有优秀的声誉,这其中就包括J.T. Cooke。他为Levin Pipes International微调并维修过几千只巴林烟斗。他指出,“转型前”时代的巴林烟斗的尤其被它们的拥有者喜爱。他也仔细观察过这些巴灵烟斗的设计,它们拥有和榫眼严丝合缝的榫舌,这样可以避免气流和潮湿的问题。榫舌在遇到斗柄表面时进行了刻槽,此外,更宽的烟嘴接口和烟孔都保持一致的周长,烟嘴保持扁平和椭圆来确保流畅的气流并避免潮湿问题。巴林公司在每支烟斗上都提升了那么几个小地方,而这些小地方合起来共同带来优良的性能表现。这些细致的观察也让Cooke这位工匠斗师在自己烟斗的内部结构和细节上花了大功夫,这也间接影响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工匠烟斗制作。
“转型前”时代的巴林烟斗在工艺和制作方面远超当时的时代,在当时就已经采用了许多在今天的工匠烟斗中采用到的内部细节特点。这一点在这些烟斗的烟孔钻洞设计上尤其明显。在大多数直型巴林烟斗上,烟孔的钻孔位置与烟室底部完全齐平。哪怕是每支烟斗的结构比例平衡都无可挑剔,这已经远超当时的其他品牌和公司的烟斗。
“转型前”巴林烟斗让人如此着迷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用到的木头。一些木头来源可能来自阿尔及利亚石楠木,这些石楠木具有80-150年的历史。阿尔及利亚石楠木被一些人认为能够提供非常凉爽的烟雾,这是因为它天生具有良好的疏松性,让热量能更好散发。但这样的疏松性却在处理木头时带来了困难。如果用传统的快速加热法来处理木头,那么它可能会裂缝并断裂。为了避免这一点,巴林采用了更长时间的处理办法,并将树节送到伦敦南部的一家木材厂进行为期两年的风干,在这个期间,树节会被频繁翻动来保持风干程度一致。另一个让巴林烟斗与同时期的其他烟斗截然不同的特点是,它的烟室部分木头的厚度完全一致。这样做可能的原因是为了补偿阿尔及利亚石楠木脆弱的特点,同时也避免燃烧温度过高时损坏木头。

Barling's Make Special Rhodesian (537) (Ye Olde Wood) (T.V.F) (EL) (Pre-Transition)
巴林烟斗的风格是经典的英式风格,它们的很多烟斗是直斗柄型烟斗。根据2000年春季的《烟斗和烟草》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作者Tad Gage表示,巴林公司主要推出撞球式和罐式形状的烟斗,这是因为在一战后接管公司的Montague Barling认为,Peterson已经统治了弯曲烟斗市场,而都柏林型烟斗则是Charatan的代表作。
巴林公司在20世纪40年代经历了巨大变化,当时这家公司还是家族式但却在很多做法上进行了改革。Montague Barling只有女儿,其中一个女儿嫁给了一个姓Nichols的人,后者决定将自己的名字改为Barling Nichols来延续家族的名字并接管公司。为了在美国打开巴林烟斗的市场,Nichols专注于市场营销,同时也保证质量。Nichols同样也创造了一些朗朗上口的巴林烟斗广告语,例如“最最好的”和“陈年木头”,这些广告语在今天都如雷贯耳。在Nichols的带领下,巴林烟斗成了美国市场的翘楚之一,与其他英式品牌例如Sasieni, Charatan还有登喜路同台共舞。
历史
巴林公司的历史可以被分为三个阶段,虽然这三个阶段的精确时间已经不可考,并且相关版本也特别多。一支烟斗制造的时期对这支烟斗的受欢迎程度和价值影响非常大。每个时期的烟斗上的印记都有所不同,识别这种印记非常关键,因为这样我们才能知道这支烟斗是何时制造出来的。
转型前时期(1812-1962):
从建立到被收购,巴林公司一直是一个家族企业,历经多代人。1960年,巴林公司被卖给了Finlay,后者是公司最大的客户,但巴林家族在公司被收购之后持续管理公司到1962年。
转型时期:
转型期的时间线并不是非常清晰,它大约在1960到1970年间结束。帝国烟草公司拥有大量Finlay公司的股份,并在1963年收购了Finlay的剩余股份,因此帝国烟草公司在此之后拥有对巴林公司的完全控股。
转型后时期:
转型结束后,巴林公司搬到了英国和爱尔兰之间的马恩岛。而巴林烟斗则从1970年开始在丹麦生产。
戳记
1946之前
要判断制造于1946年之前的巴林烟斗的具体日期最困难的地方就是,当时的印记不仅尺寸小,而且上面没有型号数,没有尺寸数据,也没有等级数据。许多这个阶段的烟斗都是被直接批发给英伦三岛的零售店和烟草师,而且烟斗上面还会有这家店的名字。通常来说,这个时期制造的巴林烟斗会有“巴林制造”的印记,“巴林”呈弧形,位于“制造”的上方。转型时期的巴林烟斗也用到了类似的印记,但转型期的印记上还有额外的雕刻用来与之前的烟斗进行区分。
巴林烟斗的斗柄也同样值得注意,并且在确定烟斗日期时非常有用。这个时期的巴林烟斗通常采用硬橡胶,角质和琥珀材质的烟嘴,并且在底部有一个小小的烟孔,而不是二战后在烟斗上通常见到的拉长型接口。拥有银制器具的巴灵烟斗会更加容易辨认日期,这是因为银纯度印记上要求生产年份需要清晰标出。“转型前”时期巴林烟斗上的银器会包含字母“EB WB”,后面会有两个或三个字母的纯度印记,根据年份不同而变化。这也让那些在经过二手加装银制环带的巴灵烟斗更加易于分辨。
二战后时期到1962
大部分保存至今的转型前时期的巴林烟斗都属于这个阶段,因为更老的款式更加稀少,而且巴林公司跟许多英国烟斗公司一样,在二战时产量很低。二战后,巴林公司开始增加对美国市场的烟斗出口,并且为烟斗加入了等级、尺寸和形状编号,这都是在Nichols领导公司时的产物。
许多这个时期的烟斗都带有1-3位数的形状编号,这种编号现在被称为Nichols编号系统。拥有4位数编号且开头第一位是1的属于转型前烟斗,而其他4位数编号的组合则通常属于转型期或之后的时期。然而,有一些转型前烟斗却没有形状编号,这些烟斗通常被称为“直纹”或“鸟眼”,当时为个人用户定制的烟斗通常也这样命名。有一些Nichols编号也可以指斗柄风格,但在跟同时期的几支烟斗进行对比时,这种编号指代则不那么可靠。通常来说,偶数结尾的编号通常意味着这支烟斗有一个逐渐变窄的烟嘴,而奇数结尾的编号则意味着这支烟斗拥有马鞍形斗柄。
尺寸编号通常采用这种顺序来表示大小:SS, S, S-M, L, EL, EXEL, 和EXEXEL。这个编号通常表示斗肚的大小。在光面烟斗上,编号通常沿着斗柄排列并靠近斗肚;在喷砂表面烟斗上,编号通常出现在斗肚的后方或斗柄的底部。当然,还有一些尺寸巨大的烟斗,虽然它们并没有像转型前烟斗一样进行编号,但你可以靠它们引人注目的尺寸轻易辨认出来。加长型加拿大形状通常编号为LF或者LLF,意思是长而扁。当然,在尺寸编号方面肯定有许多例外和变化,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们的意思保持一致,因此它们是你购买巴林烟斗是非常具有参考意义的东西。
等级
根据《烟斗和烟草》杂志上的那篇文章,在转型前时期,每次只有一个大师级斗师会给巴林烟斗分级。这是因为转型前时期的巴林烟斗等级变化很多,斗师在分级时可能会参考其他烟斗的等级。从1946年到1962年,巴林烟斗的等级系统分为“陈年木头”“化石”“特选”“鸟眼”“几尼纹理”和“直纹”。有一些等级印记被沿用在了转型期和转型后时期的烟斗上,但加入了额外的印记用来跟转型前烟斗进行区分。

“陈年木头”等级印记可能是使用最广的等级,有时会被用在那些展现优秀纹理但因为主观等级不够高所以名气不够响亮的烟斗上。“化石”等级通常用在喷砂烟斗上,这些喷砂烟斗在1946-1962年之间生产,它们通常会打上“陈年木头”和T.V.F.的印记。因为巴林公司主要生产光面烟斗,“化石”等级的烟斗非常稀少,在市场上一斗难求。
拥有直纹的光面烟斗或者一些拥有优秀交叉纹的光面烟斗通常会打上“特选”的印记。而“鸟眼”印记的烟斗是至今为止最稀有的转型前巴林烟斗,这是因为它是在巴林公司还是家族企业时推出的。“鸟眼”印记使用非常谨慎,仅仅用在那些交叉切割的、能展示出代表性的鸟眼图案的烟斗。
拥有“几尼”等级印记的巴林烟斗通常带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火焰纹理或者直纹。这些烟斗虽然跟其他巴林烟斗一样经过风干,但它们还经过了油处理,正如公司的产品名录里面介绍的一样,这些烟斗拥有闪着微光的颜色和强烈的纹理对比,让人联想到旧时的英国货币几尼的金币。“几尼纹理”印记后通常还有Regd的字样,代表这几个字是被专利保护的。有时候还会在后面加上字母EB来纪念爱德华·巴林。
“直纹”等级是巴林烟斗等级系统的最高级,它通常打上“陈年木头”和T.V.F.的印记。它们非常稀少,并且通常都是特制烟斗,缺少编号和额外的标记。
在转型前时期,巴林公司还有一些其他的不常见的印记。比如,他们推出过一个滤嘴烟斗产品线,名叫Trotube,跟登喜路的Inner Tube名字类似,但这个产品线并未受到好评。另一个滤嘴烟斗产品线是CYG-Smoker,根据巴林公司的记载,它的目标是香烟用户。这个产品内的每一支烟斗都用到了一个易吸水的、铝线的纸滤嘴来控制湿度。
“古雅”等级的烟斗也值得注意,因为它们其实从未被打上“古雅”的印记。根据杂志文章,它们是手工雕刻出的烟斗,而且只有一位大师级雕刻师负责制作。“古雅”等级烟斗在1930年左右出现,它们的基底是直纹和几尼纹烟斗。它们通常有一些小瑕疵,但又采用粗面工艺来覆盖了这些瑕疵。在市场上,这些烟斗也一斗难求,因为它们拥有细节丰富的粗面工艺。
巴林烟斗如今依旧在烟斗世界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尤其是那些来自转型前时期的烟斗。它们的工艺和工匠技艺远超当时的时代,也深刻影响了后世的烟斗制造工艺。转型前时期的巴林烟斗如今依然吸引着收藏家、复古英式烟斗爱好者和任何喜爱顶级烟斗的人。
巴林烟斗的新时代
在转型后时期,巴林品牌几经易手,最后转入沉寂。对许多人来说,巴林这个名字将会永远存在于烟斗制造的历史中,这个品牌的遗产却不及房地产市场和个人收藏。
但在2020年,Kopp Pipes公司拿到了巴林这个名字的经营权,并开始复活这个充满故事的英国品牌,为它开创一个全新的时代。跟以前的巴林石楠木烟斗一样,巴林的新烟斗同样采用这种经典的英式风格,展现优雅的外观和精细的做工,正是后者让巴林称霸。而且,为了纪念巴林的银器制造历史,每支新的巴林烟斗都有一枚纯银打造的狮头镶嵌在斗柄上,这个设计宣告烟斗界最古老的品牌正在王者归来。
系列

Barling: Benjamin Guinea Grain (1815) (9mm)
复活的巴林烟斗现在拥有5个独特的系列:海军上将,特拉法尔加,尼尔森,象牙和马里波恩。每个系列都代表了巴林公司或者英国的一段历史。象牙系列致敬了那段巴林制作海泡石烟斗的时期,这个系列中的许多烟斗都有银器装饰。特拉法尔加、海军上将和尼尔森系列则全部采用纯银装饰,并致敬了英国海军上将Horatio Nelson以及他在特拉法尔加战役中的胜利。马里波恩产品线的名字取自伦敦的同名地区,在这里,本杰明·巴林在1812年创立了最初的烟斗工坊。这条产品线提供几乎没有任何装饰的烟斗,当然,纯银狮头还是有的。
表面
所有新的巴林烟斗都有5中表面:树桩、化石、陈年木头、最优级和几尼纹。除了“树桩”,其他名字均来自巴林转型前时期的等级系统。
“树桩” 表面采用带条纹的粗面,用来复现自然中的树桩的材质和外表。此外,“树桩”表面的巴林烟斗采用铝制而非纯银装饰。
“化石” 表面采用粗犷的大地色调喷砂表面,它增强了烟斗的天然纹理。
陈年木头” 采用光面处理,颜色黑暗而带有烟熏色,材质丝滑。
“最优级”也采用光面处理,但将整支烟斗包裹在温暖的蜂蜜色中。
“几尼纹”同样采用光面,烟斗纹理非常漂亮,颜色温暖而不浓烈。
巴林烟斗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虽然品牌本身深陷历史、经济和物流的漩涡,它依然能载入烟斗的史册。而我们要感谢Kopp Pipes公司,正是它让巴林在今天依然能存在。
Category:
烟斗讨论
Tagged in:
巴林烟斗
烟斗
烟斗文化